• 安徽艺考教育领军品牌
  • 二十年专注美术高考 、央美培训基地
  • 报名咨询
  • 13965132326(魏老师)
  • 13905692376(周老师)
  • 青年艺术家:跨过从艺路上那道坎儿
  •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4日  来源:本院招生办  浏览次数:1543

  •   海外两年勤工俭学“很受伤”


      作者:姜培源


      院校: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设计学院


      作品:《“我再也不想吃比萨了!”》


      特色:打工经历促成“解恨”之作


      《我再也不想吃比萨了!》大概是此次大学生提名展上最情绪化的作品了。颁奖礼上,当主持人问姜培源获奖感言时,这位长头发、戴黑框眼镜、颇具艺术家气质的同学淡然地说:“当初做这个作品时,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我真的再也不想吃比萨了。”


      姜培源对比萨的“深恶痛绝”源于当初在比萨店打工的经历。“在英国读大学时,我在必胜客打了两年的工。那时候每天的工作就是做比萨,然后吃比萨,每天还能带比萨回家给室友。”后来,浑身上下都是一股芝士味的姜培源开始酝酿把这种厌恶的情绪转化成一件“解恨”的艺术作品。


      如果不仔细端详,很难想象作品中比萨盒子上的一块块“油迹”是用铅笔画的,“我就是要把它刻意画在纸上,因为通常来说,一个框在画框里的作品会显得很高级,而我的作品就是一张纸,虽然看起来廉价,但我觉得它是独一无二的。”


      2002年,高中毕业后的姜培源到英国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学艺术专业,毕业后在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设计学院继续深造。与大多数“海归”面临的困境一样,姜培源很难在国外起步自己的艺术事业。“这就好比中国的画廊希望捧本土年轻艺术家,而不会关注国外艺术家。”回国后,面对人生地不熟的北京,姜培源也有点“水土不服”的彷徨。


      好在,生活很快安顿下来,他也按部就班开始自己的创作。除了画画,姜培源还在一家艺术培训机构当老师,给要申请去国外学艺术的同学辅导。“虽然没有什么结余,也不至于过得很差。”姜培源在些许无奈中保持着坚持下去的决心。“我每周工作三天,剩下的时间就闷在工作室做我的作品。”姜培源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观念绘画”,他说自己喜欢玩味形式上的关系,“这样的作品其实更有乐趣,更好玩。”工友一番话点醒了彷徨

      作者:冯珊


      院校:天津美术学院


      作品:《“她”的故事》(局部)


      特色:童话故事“飘出”成长共鸣


      冯珊的作品叫《“她”的故事》,源于安徒生童话《红鞋》,一个女孩从小到大都没有鞋子穿,当她偶然间得到一双红鞋子,就不停地跳舞,直到那双鞋长在她的脚上,她不得不找人来把自己的脚砍掉。作品中的红衣女孩眼神哀怨迷惘,眼角挂着泪水,脚上带着几道伤口,让人看了不禁心生怜悯。“小时候我就很喜欢这个故事,而在成长过程中,我慢慢悟出故事中的含义,我想每个人都能在这个故事中找到共鸣。”


      冯珊从小就对绘画有兴趣,初一开始正式学习水粉、素描,后来考到天津美术学院学雕塑,现在还考上中央美术学院读研究生。


      其实,冯珊的艺术之路并没有想象中一帆风顺。“我大学考了三年才考上。”因为文化课的成绩不够,冯珊一连复读两年都没能考上天津美院。有着强烈挫败感的她甚至一度出去打工,“那时候我在一个工厂打工,想着先做点别的,再想想未来的路怎么走。”当时,冯珊每天的工资只有20块钱,有一天她问工友,“这么少的工资,为什么你还要在这里工作?工友告诉她,自己也没办法,她还要养活孩子”。


      工友的一席话点醒了彷徨时期的冯珊,她开始努力读书,“第三次再考大学就抱着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心态。那时候我已经22岁,从小到大只喜欢画画,如果不做艺术,真不知道还能再干点什么。”


      后来冯珊考上天津美院。就是在大学里,她真正明白了艺术的意义,“以前觉得艺术就是形式上的东西,大学这几年让我明白,作品的外形固然重要,还是要在观念上有所提高,一件作品背后始终是靠观念支撑的。”


      在一次次落榜中爱上艺术


      作者:高荣国


      院校: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孪》(局部)


      特色:用艺术史和哲学“拍照”


      作品《孪》中,12对双胞胎相对而站,虽然长相相似但性格、气质、命运都不尽相同。高荣国的这个创意来源于他对“星座学说”的不认同,“我们总是喜欢用星座去完成对一个人的判断,但我不喜欢这种先入为主的了解彼此的方式。希腊的怀疑派哲学家、柏拉图学院的首脑之一卡涅阿德斯曾说 同一时刻出生的人,其气质命运迥然不同 、 遭遇相同的人,却不一定出生于同一时刻 。”


      为了进一步探讨有关“命运”的主题,高荣国又借用孔子讲的“五十而知天命”,因此他的拍摄对象全部是50岁以上的同卵双胞胎。“他们曾经有着同样的面孔,生活在同样的家庭,长大后却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面对面拍摄更像是在照镜子,所谓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照见自己 。”


      今年刚刚从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专业毕业的高荣国走个性艺术家的路线,言语里总带着点玩世不恭。从小没怎么系统学习绘画的他走上艺术之路,多少有点偶然。“高三才开始学画画,当时就是为了应试。很可惜考了几次都落榜了。”高荣国2001年开始考美院,直到2008年才如愿以偿地在美院学了摄影专业,而在一次次落榜中,他渐渐爱上了艺术,并开始对摄影产生浓厚兴趣。


      几位评委都表示,《孪》不仅仅是一个摄影作品,其中还有一些关乎艺术史和哲学的元素在里面。而这些都归功于高荣国平时的大量阅读,“我喜欢看书,但从不看畅销小说,只看那些带 史 字的书,文学史、艺术史、摄影史,我都爱看。其实不管是摄影、雕塑还是绘画,艺术领域之间总是相通的,摄影师不能局限于自己的领域内。”

  • 
  • 0551-62845766
  • 13965132326(魏老师)
  • 13905692376(周老师)
  • 庐上美术与您分享
  • ©2015 合肥画室 安徽庐上书画院 合肥庐上书画院美术培训学校 Powered by 高考美术培训 皖ICP备20009957号-2  联网备案号:34010402702975